前段時間,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嚴厲制裁事件,引發了國內、國際的廣泛關注。在最新發表的聲明中,中興通訊表示美國商務部的決定極不公平合理,不能接受,不僅將危及中興的生存,導致休克,且將導致其全球眾多合作伙伴和廣大消費者承受巨大損失。
對于美國政府蠻橫霸道的決定,國人在震驚、激憤之余,也應當覺醒,“國之重器”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奮斗在高新技術產業的一線工作者:“男兒”當自強,打造有影響力的“民族品牌”,刻不容緩、意義深遠。
黨和國家領導人向來高度關注品牌發展,并一直將品牌放在國家戰略的至高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特別是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最新指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地理信息產業作為信息領域的新興產業,不僅具有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更具有意義深遠的國家戰略價值。
我國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從七十年代開始萌芽、九十年代打破國外GIS軟件一統天下的局面,到如今的遍地開花,儼然形成了一個已突破5000億元的朝陽產業。在這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中,民族GIS企業也吃了不少苦頭,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一旦在核心技術上依賴別人,就容易遭受“斷供”之痛,陷入“卡脖子”困境。即便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核心技術也不可能“伸手即來”,“市場換技術”的老路更是越走越窄。現實面前,我們應該頭腦清醒,明確一種共識——丟掉幻想,自主創新!
近些年,在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件發展良好,國產化軟件平臺技術不斷提高,品牌GIS軟件得到市場的認同。但居安思危,作為以國家地理信息資源為研究對象的高新產業,方方面面都事關國家安全和利益,特別是涉及到國家絕密級的地理信息數據,那地理信息安全就更容不得出現半點風險。
如何保衛我國地理信息安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家王家耀曾表示,“地理信息安全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創新地理信息核心技術,包括GIS軟件平臺安全技術、空間數據管理安全技術、空間數據網絡傳輸安全技術等;另一方面, 在地理信息保密與公開、共享與非共享、免費與收費的范疇建立政策,尋找一個地理信息共享與地理信息安全的平衡點”,比如,新《測繪法》的有關規定,明確意味了國家在法律層面上鼓勵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產品,推廣使用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技術和設備,從軟硬件基礎上加強安全保障,杜絕安全漏洞、“數據后門”等問題。
在技術和政策法規上做文章,確實可以提高我國地理信息安全系數,但并非萬無一失。我們不妨將GIS企業或產品擬人化,政策法規和技術只能約束其行為,對其內心、命脈的管制依舊是鞭長莫及,我國地理信息安全依舊難得以保障。
2013年的“棱鏡門”事件, 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絡巨頭皆參與其中,雖時隔五年之久,但其影響依然駭人聽聞;時至今日,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嚴厲制裁,對華為也是蠢蠢欲動,這不得不為我們敲響警鐘:為了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發展自主可控的國產化GIS平臺不僅是迫在眉睫,更要持之以恒,民族GIS企業應當自強,發展自主可控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GIS軟件,擔負起保衛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的重要責任。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產化GIS平臺及技術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例如,我國已經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產權的高安全地理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網格GIS平臺和三維GIS平臺,這意味著今后我們可以擺脫GIS平臺軟件底層長期依賴國外廠商的模式,改變空間數據管理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為實現空間數據管理—分析—服務—可視化的全國產化GIS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傳統GIS根基穩固,大數據GIS也在蓬勃發展。特別是近些年呼聲極高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應用,讓民族大數據GIS企業如虎添翼,例如金拓維軟件自主研發的大數據GIS平臺(HighGIS)能夠滿足云環境下大規模空間地理信息數據的快速入云、瀏覽、查詢、分析等需求,這就為我們迎戰大數據時代提供了利器。
其實,諸如此類已經達到同類成果國際先進水平的優秀民族企業和國產GIS產品還有很多,我們應該樹立信心,我們有能力發展自主可控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產GIS軟件,我們有決心在信息安全競爭中巋然不動。為了“國之重器、不可與人”的偉大號召,我們GIS工作者應當挺身而出,“男兒”當自強,自力更生、自出創新。